<sub id="nlrhb"></sub>

    <address id="nlrhb"></address>

    <form id="nlrhb"><form id="nlrhb"><nobr id="nlrhb"></nobr></form></form>

        <address id="nlrhb"></address>

              <form id="nlrhb"></form>
              <sub id="nlrhb"><nobr id="nlrhb"><meter id="nlrhb"></meter></nobr></sub>

              專欄

              一個人的精神結構和他的精神資源

              什么樣的社會精神資源,就會孕育出什么樣的民族面貌。

              梁寧2015.10.21

              前不久陪父母在歐洲旅游了一個月。期間,讀了一篇文章,分析伊麗莎白一世與慈禧太后這兩個女強人的差別。兩位都是執政控場能力超強的女子,單身主政國家40余年。

              伊麗莎白一世統治了近半個世紀,英格蘭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之一。英格蘭文化在此期間達到一個頂峰,涌現出諸如莎士比亞、弗朗西斯·培根這樣的大師。同時建設了航海能力,并開始確立在北美的殖民地。

              伊麗莎白一世統治時期,在英國歷史上被稱為“黃金時代”。

              而比伊麗莎白一世晚生300年的,咱們中國的慈禧,用了一生的手腕與智慧,來維持國家的封閉與思想的禁錮。

              那篇文章說,兩個人的第一個不同,是“精神資源”。

              是啊,伊麗莎白童年的教師,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著名人文主義者Roger Ascham,伊麗莎白懂6國語言,她的精神資源中有亞里士多德、愷撒、哥倫布……

              而慈禧的精神資源,是《資治通鑒》以及戲文,比如《挑滑車》《四郎探母》……這些形成了咱們當時最高統治者的世界觀與精神結構。

              所以,為什么一個人成長的家庭環境,對人一生的影響,遠大于為了升學的12年應試教育,或者大學的4年專業課程?因為,家庭與家教,給了一個孩子影響他一生的做事習慣與精神資源。

              所以,要吐槽那些怕影響學習成績,不許孩子看課外書的家長。你孩子成人之后,一生的所有重要決策,不是基于數學考90分還是60分,而是從幼年開始,你有意無意提供給他的精神資源,這些將形成他的精神結構——主導他一生的好惡感與羞恥心,他的愿望、夢想與恐懼,從而影響他今后所有的決定。

              在塞爾維亞到里斯本的路上,博客中國的甜夏讓我推薦5本書,我微信回了《三體》《新宋》《光榮與夢想》《失戀排行榜》《對沖基金風云錄》。

              《三體》的故事,IT圈的朋友幾乎都非常熟悉了。

              ?《三體》給了個黑暗的結局。大劉的那段描寫看得我心潮澎湃,地球上的人類目睹太陽在眼前熄滅,然后站在木星上的地球人,眼睜睜地看著地球被碾壓成一幅畫上的一點點兒藍色,再然后整個太陽系毀滅了。

              太陽系毀滅及地球人基本滅絕的直接原因,是一個叫程心的美女,當時,她擁有人類世界的最高權柄,連續兩次,做出了錯誤的決策。然后,歷史流瀉覆水難收。

              女主角“程心”,我覺得像慈禧。

              以一個成熟的人揣摩慈禧,她不會是過去那些傳奇故事里被妖魔化的樣子。她手下的大臣,有曾國藩、左宗棠、李鴻章、張之洞、袁世凱……這些人每一個如果出現在漢末、唐末、宋末、明末,都可以只手遮天、主導廢立,但在慈禧手下數十年,無人起不臣之心。慈禧的權術與個人魅力可見一斑。

              如同程心擁有傾倒“云天明”與天下選民的魅力。

              可是,程心與慈禧,擁有可以左右人心的魅力,但并不具備帶領一個在宇宙生存競爭中知識與技術不占優勢的種族,劈開紅海斷腕而出,開辟自己的生存空間的精神結構。

              曾和一個NASA的職員聊《三體》。NASA哥說,知道為什么這本書里,人類只能毀滅嗎?因為這本書是中國人寫的。

              程心還是慈禧,共同的精神特點是:“茍安”。

              NASA哥說,《三體》里,程心放棄對三體人的威懾,放棄曲率飛船研發,兩個重大且錯誤的決策,是因為她的精神世界,只有她當下眼睛可以看到的那么一點點兒,她只會基于避免讓自己小小的精神結構感到痛苦而作出決策。而書中的地球人,溫順地、麻木地接受了這必然導致種族滅亡的決策。大家選擇了當下的茍安和諧,不去想子孫將被毀滅。

              NASA哥說過,2005年,NASA的一項太空探索計劃,約數十億美元的預算被美國眾議院駁回。NASA抗議陳詞:

              “500年前,中國皇帝召回了鄭和。從此,中國的科技只需要為他們已知世界的有限空間和事件服務,中國不再需要大力發展科技,中國人也失去了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……只有無盡的未知,才能讓我們不斷地更新已有的知識……如果今天,美國停止了對宇宙、對無限、對未知的探索,未來的美國就是今天的中國?!?/p>

              NASA哥聳聳肩,“后來,這項預算被通過了?!?/p>

              NASA哥說,《三體》終章,地球人在面對種族滅絕的危機時,都會為了當下的維穩放棄研發,失去最后的逃生機會。NASA哥說,只有中國作者才會這么寫。美國人不會這樣決策,美國人也不會放棄研發,不是為了最后的逃生,只是為了對無限的好奇,我們都不會放棄。

              唉,大劉寫得出智子七維空間的展開,寫得出太陽系毀滅的凄麗,但他寫不出,在百年后,更高的地球文明里,重大公眾事件的決策,如何組織和執行。也許,也是我們的精神資源導致的精神結構的整體缺欠。

              廣場舞大媽與惹不起大爺,已經明晃晃地成為中國的一道人文風景,主導他們思維與行為的,是他們的精神結構。而在他們形成自己精神結構的六七十年代,他們擁有的,是當時什么樣的社會精神資源?

              什么樣的社會精神資源,就會孕育出什么樣的民族面貌。

              我們叫“漢人”,是因為漢代持續400年,它不但給了這個民族姓氏,而且孕育發展了我們直到今天依然在受用的精神資源。

              中國人在海外,叫“唐人”,那是另外一個精神資源極大豐富的時期。

              我還推薦了一本書叫《新宋》,講一個學歷史的帥哥,穿越到了宋神宗年間。當時朝堂有司馬光、王安石、蘇東坡、沈括、秦觀……宋朝,是中國最后一個有能力對著世界范圍輸出強大的精神資源的時代?!缎滤巍纷隽艘粋€假設,如果宋朝強大了,如果宋朝不被元朝所滅?這部書,我超愛。從2005年開始追著看,10年過去了,作者還沒寫完……

              據說2017年,中國的電影票房市場將與美國持平,成為世界電影的頭號票倉。

              那天看朋友圈里轉的好萊塢經典電影TOP100。然后想,如果評選中國電影TOP100,會是什么片子呢?

              新中國成立66年,中國的經濟成就舉世矚目。作為有民族責任感和歷史自覺性的執政者,是否當自問:

              當如何管理與建設我們這個民族的精神資源?

              為當下,這個民族正漸漸變化的面貌。為傳之后世,繼續澤被這個民族的子孫。

              撰文:梁寧

              本內容系GQ男士網原創或經官方授權編譯轉載,嚴禁以任何形式或方法轉載或使用,違者追究法律責任。

              相關閱讀

              猜你喜歡

              国产超清毛片在线
              <sub id="nlrhb"></sub>

                <address id="nlrhb"></address>

                <form id="nlrhb"><form id="nlrhb"><nobr id="nlrhb"></nobr></form></form>

                    <address id="nlrhb"></address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form id="nlrhb"></form>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sub id="nlrhb"><nobr id="nlrhb"><meter id="nlrhb"></meter></nobr></sub>